2012年06月08日 14:42 來源:中國廣播網
http://big5.ce.cn/gate/big5/intl.ce.cn/qqss/201206/08/t20120608_23392749.shtml
據中國之聲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報道,德國一家銀行最新調查顯示,不久的將來,德國將出現一波前所未有的"遺產潮"。德國戰後經濟的騰飛創造了富裕的一代,
而今這代人已經慢慢老去,與之相關的各種問題也隨之產生。德國人究竟是如何處置遺產的呢?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作出介紹。
薛
成俊:在發達國家當中,德國屬於人均財富擁有量較高的國家之一。就遺產來說,每五個遺產案中,就有一個價值超過10萬歐元。對於如何合理處置自己的遺產,
一些德國人的做法就是,根據自己的意願生前通過律師立下遺囑,過世之後主要遺產繼承人到律師那裏,並由律師當面公佈遺囑,遺產的分配以遺囑為準。
如果沒有遺囑,那麼所有主要繼承人不分性別,根據平等的原則進行分配。但是現實中這也往往會產生更多的問題。或許是受西方影視作品的影響,很多人認為大部分西方人都會在生前立下遺囑,實際上不是這樣子。
在
德國,真正到律師那裏立下遺囑的人不到五分之一,大部分人不會留下任何遺囑。這就為以後的財產紛爭留下了隱患,而且很多德國老人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估計不
足。有句話叫做"天下熙熙皆為利來,天下攘攘皆為利往",平時德國人的涵養比較好,處處體現出一種彬彬有禮的高素質,但是一旦涉及財產,特別是遺產分配問
題,往往會六親不認,不惜家醜外,揚撕破臉皮。如果有一方繼承人感覺不滿意,就會通過律師訴諸法庭。為此因遺產問題對簿公堂的案例並不少見,而且呈逐年上
升趨勢。
在德國,真正涉及現金的遺產不是很多,三分之二以上的遺產涉及的都是房地產。德國人中有一種很普遍的想法:錢能花就花,房子給子女留下。德國人認為掙錢是為了消費,也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,而不是攢錢,金錢只有花出去才會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。
德
國人之所以敢這樣大膽地花錢,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不需要"攢錢防老、攢錢就醫、攢錢救急、攢錢上學、買房結婚"等等。一方面,由於德國健全的住房租賃以及
保障體制,另一方面買房花費巨大,貸款壓力可能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,比如說減少外出旅遊度假等,所以德國60%以上的人都是租房而不是買房。
當然擁有一套自己的房產也是很多德國人的夢想,為此經過一輩子的打拼,並且最終得以實現,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有房者老年人居多的原因。從本世紀初到現在,德國80歲以上老人的數量幾乎是翻了一番,在他們當中擁有自己房產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